
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与利用工作,以文物主题游径串联乡村遗产、促进乡村振兴,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内生动力;唤醒香云纱、紫金蝉茶等传统技艺、产业,探索文化赋能产业、产业反哺乡村的振兴之路;江门开平塘口墟探索“文化赋能—人才回流—空间融合—治理创新”的实践路径,从仅有9户人家的“空心村”发展成聚集2000多人的创客社区……
围绕“文明,让乡村更美好”主题,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于10月29日至30日在陕西省延安市举办。广东扎实培育文明乡风,赋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的诸多有益经验在会上精彩亮相,引发与会嘉宾广泛关注。

这是10月29日拍摄的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主会场。图源新华社
培育文明乡风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,是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的迫切需要。近年来,广东锚定“百千万工程”实现“三年初见成效”目标任务,创新实施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,推动岭南乡村实现由表及里、塑形铸魂的全面跃升。近18万平方公里的岭南大地,2.65万个行政村(社区)正经历一场文明乡风建设的深刻蝶变,激荡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动力。

“硬阵地”“软服务”并重
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
走进镶嵌在东江河畔的客家村落——河源市埔前镇中田村,志愿服务宣讲小分队利用“板凳会”“田间课堂”等流动课堂,以“聊家常”的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,引导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中多作贡献……
乡村振兴,既要塑形,也要铸魂。广东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,通过建设文明实践阵地等“硬阵地”,精准提供基层宣讲等“软服务”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实现“群众在哪里,文明乡风建设就延伸到哪里”。
柏桥讲堂。南方+资料图
南粤大地,“百千万工程”宣讲团、好人宣讲团、青年宣讲团等2000余支宣讲队伍覆盖城乡,形成“思政教师+理论骨干+百姓名嘴”的宣讲矩阵:在惠州,“好人宣讲队”用百姓听得懂的“贴心话”,将党的政策送到群众身边;在茂名,“柏桥讲堂”持续火热开课,将党的创新理论与荔枝文化等结合起来;在河源,“榕树下”“公园里”等百姓宣讲品牌,让群众共建共享文明成果……
讲理论、讲政策,听民意、促发展……各地在实践中注重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、所思所盼相结合,引导大家践行文明新风。
乡村文化与文明乡风,互为表里。文化兴,则乡村兴。
广东突出党建引领,广泛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利用乡村文化遗迹、历史建筑等资源,打造村史馆、家风家训馆、农耕文化馆、非遗工坊、书吧等乡村文化空间,打造群众“家门口”的阅读空间,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。

深入推动移风易俗
大力遏制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
红包折角还回去,新婚祝福收下来。近日,佛山顺德一对新人结婚请客不收礼的举动引发全网热议,中央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也专门“点赞”……在广东,“重意不重礼、讲心不讲金”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。

顺德婚宴“红包折角”习俗温暖全网。
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保障;文明乡风,移风易俗是关键。近年来,广东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切入点,纳入省、市两级文明行为促进条例,因地制宜倡导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从简办席,大力遏制高价彩礼、人情攀比、厚葬薄养、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,推动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——
春节拜年,小额红包、开门利是火爆出圈;清明祭扫,鲜花追思、“云祭扫”等形式参与者众;婚丧嫁娶,“红事一杯茶,白事一碗粥”蔚然成风……一个个文明“小举动”,不断厚植南粤乡村的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
走进清远英德市西牛镇小湾村村委会,“村规民约”主题墙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。该村还成立红白理事会,推动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。
广东综合运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等手段,发挥好村规民约、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等作用,引导农民群众践行文明新风尚,摒弃搞攀比、讲排场、比阔气的不良风气,不断凝聚参与乡村治理、投身“百千万工程”实践的正能量。

推动农文旅融合提档升级
把“美丽资源”变成“美丽经济”
最近,广州迎来本世纪以来第二早的秋天。在从化区温泉镇密石村,村民穿梭在无核鸡心红柿种植园采摘柿子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不时有游客前来“打卡”,赏秋景、尝柿果,好不热闹……以高质量农文旅融合助力群众既“富脑袋”也“富口袋”,是广东培育文明乡风、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生动写照。
文明乡风建设离不开产业的发展、环境的改善。广东充分结合县的优势、镇的特点、村的资源,不断增强乡村文化“软实力”、夯实乡村振兴“硬实力”,切实推动农文旅融合提档升级,把“美丽资源”变成“美丽经济”。
文明乡风,农民是主体。各地通过机制创新与实践引导,激活干事创业“主人翁”意识。在汕头,超1300名乡土文化能人、非遗传承人等热心群众成为“文明播种人”,引导村民们的思想实现从“‘要我干’向‘我要干’”转变。

中国文明乡风大会“村BA”群众体育交流活动在陕西延安举办。图源新华社
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涌现:佛山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,围绕特色农产品黑皮冬瓜打造科学种植、农业旅游、休闲度假全产业链;江门开平赤坎镇红溪村打造鹰村田园综合体,探索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运营合作模式;惠州博罗县罗阳街道观背村从“空心村”变成“壁画村”,村集体经济翻了几番……
文明,让乡村更美好。广东将持续纵深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,不断汇聚向上向善力量,涵养刚健朴实文化,以文赋能推动南粤乡村全面振兴。
南方+记者 祁雷 杜玮淦 姚瑶
配资炒股推荐几个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