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今年的“年度热销车型榜单”里,增程车型的名字频繁出现,一些原本主打纯电或燃油车的品牌,也都把增程车作为主力产品推出。这一变化,不只是车企之间技术路线的较量,更像是一场市场格局悄然变化的结果。过往几年里,大部分人对这种动力方式还存在不少疑虑,但如今形势正在变化,从街头到展厅,大家对增程车的讨论变得热烈起来。
提到这波热度,其实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对增程技术感到满意。在汽车圈内,经常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。有的人觉得增程车把两种动力的好处都集合在一起,既保留了电驱特有的平顺和低噪音,又能避免续航焦虑。不少用户却遇到了新问题,当电用完之后,发动机开始介入发电,车辆的安静感就消失了,油耗也一下子高了不少。有车主开玩笑说,“亏了电,车里那动静,没人比得过拖拉机。”这些反馈并非个例,也让一些潜在用户犹豫不决。
仔细了解了增程车的结构才知道,其中的复杂程度比普通的油车和纯电车要高出不少。这类车型集成了电池、电控系统、电机、发动机以及专门的增程装置,各个部件互相配合。一旦哪出问题,维修起来非常不省心,排查和修理的费用、难度甚至能比肩豪车。本来想图个方便,最后遇到的麻烦却多了。
讨论这类车型时,很多人觉得只有两种选择最靠谱:要么买成熟可靠的燃油车,要么直接上体验感极佳的纯电车。毕竟燃油车几十年工艺成熟耐用,零部件少,故障率低;纯电则以智能化、操作轻松、噪音低和养车便宜著称。反观增程车型,似乎总让人觉得没有哪个优点特别突出,有时候不仅让人不省心,还可能碰到“鱼和熊掌都得不到”的尴尬局面。
不过,对于是不是应该买增程车,答案其实也没必要下得太早。放到具体使用场景来看,这类车型确实有它独到的用武之地。比如说家里能装充电桩的人,用增程车未必是错误的决定。因为只有这样,工作日上下班全靠充电,对油的需求就很少,日常使用可以当纯电一样开着,几乎不用在意油价。不过一旦长途自驾,充电不方便,发动机会自动介入发电,保障能源不断档。有人问,既然能充电,为什么还要买增程不是该让没桩的人选吗?可实际数据说明,绝大多数对增程模式满意的车主,家里其实都有条件装桩。他们能发挥出增程车的最大优势,也就是低成本通勤加上无忧长途出行。
再说用车成本的问题,这一点也是很多人纠结增程车的关键所在。不少准车主抱着既能省电又能省油的美好期待入手,开了一段时间发现,家用电按公里算几分钱,可一旦用油,花费马上飙升到五六毛,费用差距不小。有些人就会立马不适应,还怀疑车子的宣传是不是过头,“怎么一上高速比油车还烧钱?”事实上,这更多是心理落差作祟。增程动力本质就是以电为主,如果日常全靠发动机发电,体验就不再有优势,所以买这类车之前,最好先给自己的消费预期定好位。如果特别在意“每公里到底花多少钱”,对于偶尔不得已用油的情况很难接受,那不如老老实实选传统油车或者插混、电车。
增程车之所以能在最近两年迅速蹿红,很大原因是理想、问界等品牌在市场端打出了响亮的名号。这些车企敢于尝试新路线,让更多消费者有了体验的机会,一部分人在实际使用中感受到灵活和便利,也有不少人发现并不完全适合自己的需要。实际上,车企跟风布局,也是瞄准了中国家庭消费者的多元场景:既想享受低成本通勤,又无法避免偶尔的远途出行,把握好了这条路,正好踩在了大家关心的点上。
校对 庄武
配资炒股推荐几个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